• 0
    CLOSE
  • 關於慶瑞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自我要求二
    • 自我要求一
    • 起源二
    • 起源一
    • 六代簡介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茶葉趣談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產品介紹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Copyright © 2017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台灣的茶道精神(二)-不畏艱苦

  • 首頁
  • 茶葉趣談
茶伯伯 黃光裕 撰
  台灣有幾句俗話:『雙腳紮一付懶趴』(台語-比喻羅漢腳,赤手空拳打拼)、『有唐山公,沒唐山嬤』(指清朝早期海禁,不許帶家屬來台開墾)來引喻先民來台的困境。他們大多數是閩南,閩北、潮汕(較少)一帶的居民,在台灣民間有句引言:『福州人有三刀,剪刀(裁縫師)、菜刀(廚師)和剃頭刀(理髮師)』(也有傳言這三刀是指早期來台的潮汕先民),道出了台灣種族大融合的心聲。他們是開台的先鋒,因家鄉山多田少,常受水旱災、戰亂影響生存不易,大家只要冒個險、出海突破障礙,跨過台灣海峽(黑水溝),對面就是一大片大家傳言令人嚮往的新天地,雖是蠻荒地區,卻是極容易討生活之樂園。這些早期不懼生命危險的先民,為了討生活,必須面對瘟疫、死亡的威脅與發展未來前途的不確定性;與清朝前期的海禁,不畏艱難偷偷孤身奮鬥,勇於克服自然的拓荒者,孕育了台灣早期一群仕紳及懷有遠大志向面對一切的前輩。

  離鄉背井的『祖公』,由於宗教信仰、崇拜祖先的傳統觀念,對於家鄉親友的思念,祈求個人及家族平安的願望,進而避免瘟疫、病痛的折磨;他們在開荒墾地一段時間,有了些許成果,就會回到『祖家』(台語-故鄉)恭迎家族神明、祖先牌位請到台灣祭拜。演變成台灣眾多神壇、廟宇及香火的鼎盛,尤其嘉南平原幾乎每一村落至少有一座以上的廟宇。

  早期除大富人家喝得起茶,一般老百姓只有在生病、中暑才捨得喝;部落、地方(角頭)建醮、祭典,神職人員開出來的祭品中茶葉是必備的一項,除了顯示它的高級,它還有殺菌、消炎、解毒、清血的功能(古人把茶葉當藥,用煮、熬的),代表著祈福。祭典結束後,拆開茶葉(早期的散裝,中期四兩紙包裝,現今的真空包裝),用開水沖泡,分散給大家喝,以避邪稱『平安茶』。後延伸到婚喪喜慶、年節拜拜(拜天公、謝神、送神、祈福)的場合,向神明、祖先牌位敬茶(不是敬酒),象徵祈求家中大小平安健康、追思祖先的習俗。

  很多人喜歡日本的茶道文化,知道它與中國的禪宗思想有很大的淵源;強調它與修身養性的意義、注重茶道流程潛思表達的內涵。但另一方面大家有否注意在日本歷史古裝電影中,尤其述及戰國時代(約三、四百年前)的影片,片中常常出現武士、將軍們出征前,傳遞喝茶對飲的畫面(喝茶而不是喝酒,酒會誤事),那代表著團結一致、穩定心神、全神貫注打勝仗;不怕犧牲、慷慨就義、希望凱旋歸來(避邪)、與珍重再見。『珍貴的茶葉』讓貴族與武士、主人與僕從一起分享,表現出大家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的團結精神,多麼豪邁悲壯的氣魄,視死如歸的武士道精神,可見茶葉在古代對日本武士『定心神』是多麼的重要。


  我們祖先到達台灣已有三、四百年或更久,但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對台灣人的評語『貪生怕死』,至今仍值得我們深思反省警惕。日本人藉著『平安茶』來舒緩神經壓力、視死如歸的『大和魂』;反過來想想,我們自以為有幾千年傳統茶道的古文化,是否對茶葉漸漸的有點漠視了呢?是否應該賣力發揚、宣導呢?我們應藉著它『安定心神』的特點來效法先民開拓台灣,不怕死、不畏艱難克服一切的精神!


 
回上層

出售20~40年陳年茶(限量)、公版、私板、茶包茶葉批發 也可供樣品代客找茶、配茶 

官方line:@twf3658l
聯絡人:黃先生
電話:0981854023
聯絡人:周先生
電話:0980661062、 line:632109
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